为精准指导学子把握考研动态,科学规划升学路径,5月13-14日,化学化工学院举办“朋辈面对面·研途接力棒”考研经验交流会。活动邀请2025届十余名考研优秀学生代表,围绕院校选择、备考策略、能力提升等模块进行系统分享。
明方向:多维分析,锚定目标
优秀学生代表立足学科特色,通过横向对比各级各类院校的学科评估等级、报录数据及调剂政策,构建择校分析框架,建议采用"学科优势-地域资源-职业规划"三维评估模型,强调要关注目标院校的导师研究方向与个人发展需求的匹配度,综合考量院校科研平台、导师团队及就业资源,建立"梯度化"择校方案。同时,他们也分享了在择校过程中的心路历程,为大家择校择专提供了科学客观的指导。
定计划:科学统筹,阶段推进
针对备考安排,多位分享人详细拆解复习阶段:3-6月夯实基础知识,吃透重点例题;7-9月强化真题训练,整理高频考点与易错题型;10-12月进行全真模拟,调整答题节奏。现场展示了笔记整理范例,包括错题本分类、公式速记卡片等实用工具。部分代表特别提醒,需合理分配英语、政治与专业课复习时间,避免偏科。在互动环节中,来自不同录取院校的优秀学子代表详细解答了同学们提出的问题。
强内功:提升能力,夯实根基
考研备战需注重全方位能力锻造,从专业基础到实践技能形成系统化提升路径。在专业素养方面,分享同学建议大家系统梳理核心课程知识框架,通过真题解析归纳高频考点,强化重难点突破能力;科研能力培养上,需注重实验设计与数据分析能力的日常积累,熟悉科研论文撰写规范等,提升学术问题提炼与解决能力。此外,通过模拟答辩、学术汇报等形式提升逻辑表达与临场应变能力,为复试面试奠定坚实基础。



此次考研经验交流会通过优秀学生代表的实战经验分享,2026届学生对考研信息获取、复习节奏把控等核心环节有了系统性认知,进一步助力学子在考研征程中稳步前行。
撰稿:严雪丹、王冉 编辑:丁泽宁 编审:白雪飞